校黨委九屆二次全體(擴大)會議暨春季學期工作會議召開
發布時間:2025.02.13點擊:10
2月13日,中共上海中醫藥大學第九屆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擴大)會議暨春季學期工作會議召開。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會議以“乘勢而上啟新程,踔厲奮發謀新篇”為主題,傳達上級相關會議精神,總結過去一年工作,分析學校發展面臨形勢,研究新一年重點工作。
校領導、黨委委員、紀委委員,各職能部門、直屬部門、二級學院(研究院、部、中心)、研究所負責人,附屬醫院主要負責人,學校民主黨派負責人,無黨派代表人士,以及部分黨代會代表、教代會代表等出席會議。
校黨委書記曹錫康主持會議,通報2024年度校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情況。會上傳達了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十二屆市紀委四次全會精神。
校黨委副書記、校長季光回顧2024年學校發展“名場面”,學校第九次黨代會擘畫一流中醫藥大學高質量發展新篇章,高水平平台建設取得新進展,本科教育教學接受新體檢,科技創新能力實現新提升,附屬醫院開啟高質量轉型發展新局面。根據學校黨委确立的“八大行動”和“二十項行動計劃”,聚焦“改革”關鍵詞,學校今年要科學布局謀篇未來發展藍圖,始終将一流學科建設作為推動學校長遠發展的核心動力引擎,紮實做好“十四五”總結評估和“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瞄準學科培優和一流學科建設,推動主幹學科加速發展。要主動應變求變培養時代新人,切實推進《2025版上海中醫藥大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工作,科學編制“中醫藥+人工智能”人才培養方案,認真用好科教融彙、産教融合對新形勢下本科人才培養的驅動作用。要雙輪驅動建設高水平師資隊伍,加快引進國際頂尖人才團隊,不斷優化校内人才培育體系。要以改革創新引領未來發展,進一步加強過程管理和結果考核,持續做好重大科研平台的建設。要模式轉型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一支具有複合型知識結構與創新能力的技術轉移專業服務團隊、一支對成果轉化具有濃厚興趣的科研教學團隊,加速推進大學科技園建設。要以品牌項目彰顯國際話語權,做好與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組織的合作,夯實“上中醫”名片内涵。要紮實行動建設高水平臨床研究體系,堅決走好附屬醫院向高水平臨床研究型醫院的轉型新征程。
季光強調,2025年是學校高水平地方大學建設驗收之年、第三輪國家“雙一流”建設啟動之年,全校上下要堅定信心、錘煉本領,銳意進取、奮勇争先,為加快實現學校2035年和建校百年奮鬥目标,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上海中醫藥大學而不懈奮鬥。
曹錫康指出,去年學校以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為牽引,以增強科技創新能力為重點,以提升人才自主培養質量為目标,抓改革、促發展,以“幹字當頭、奮力一跳”的精氣神在推進世界一流中醫藥大學建設中邁出新步伐。2025年是教育強國建設全面布局、高位推進之年,是完善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機制的關鍵之年,也是學校初步形成“一流中醫藥大學”核心要素目标之年。要準确把握事業發展新要求。堅持戰略引領、改革創新,确保“十四五”收好官和“十五五”謀好篇;強化思想認識、責任落實,積極配合上級巡視檢查各項工作;推動學科交叉、技術賦能,迎接新一輪學科評估。要高站位謀劃學校未來發展新舉措。謀劃新一輪“雙一流”建設,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一流學科建設、一流人才培養、一流成果産出;加快中醫藥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發揮國家産教融合平台資源優勢,緊跟人工智能發展趨勢,推進數字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推進中醫藥科技創新機制改革,推動中醫藥科研平台優化升級,營造科技成果轉化的創新生态;深化治理體系與體制機制改革,以制度優化實現内部治理規範化,以數字化手段推動内部治理精準化。要以高質量黨建激活發展新動能。強化正向激勵,激發幹事創業内生動力,用正确的用人導向引領人,用科學考評激勵人,用嚴管厚愛感召人;強化基層黨建,激發二級學院辦學活力,在推動事業發展、建強高素質黨員隊伍中增強二級黨組織生機活力;強化作風建設,激發幹部隊伍創造力,堅持“學”字當頭、“幹”字為先、“嚴”字為要,提高各級幹部“政治三力”,為學校事業發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曹錫康強調,強國建設呼喚行動派,教育發展需要實幹家。要實現事業發展新突破、新提升,關鍵在行動、在落實。全校上下要奮楫笃行,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強大合力。
分組讨論中,與會人員集思廣益、各抒己見,聚焦會議主題和新學期工作深入交流探讨,為學校走好新時代高質量、内涵式發展“趕考路”建诤言獻良策。
與會校領導分别交流分管領域的工作思路,強調要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不斷提升思政引領力;牢牢把握意識形态正确方向,開創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推進中醫藥文化傳播,講好現代語境下的中醫故事;堅持内培外引齊抓并舉,打造全要素支撐的大學人才生态體系;以強化精細管理效能,深化服務育人職能,構建高質量後勤保障體系。
會議号召全校上下齊心,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态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态,奮楫搏浪、守正創新、攻堅克難,不斷推進學校各項事業穩步發展,為“教育強國”和“健康中國”建設貢獻上中醫力量。(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