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搜索信息

焦點新聞

焦點新聞

《中醫藥-桂枝》ISO國際标準正式發布

發布時間:2025.02.18點擊:10


ISO19851: 2025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innamomum cassia branch《中醫藥—桂枝》國際标準由國際标準化組織(ISO)近期正式發布,這是我校中藥學院張彤教授研究團隊主導制定與發布的大宗中藥材ISO國際标準。

桂枝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幹燥嫩枝,主産于廣東、廣西、雲南等省區。多于春、夏二季采收,除去葉,曬幹,或切片曬幹。其性溫味辛甘,歸心、肺、膀胱經,具有發汗解肌、溫通經脈、助陽化氣、平沖降氣等功效。臨床用于風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經閉、關節痹痛、痰飲、水腫、心悸、奔豚等病症。桂枝作為我國的傳統中藥材,是仲景方最常用的中藥之一,也被稱為古代經方第一藥。在《傷寒論》和《金匮要略》中,含桂枝的方劑約占其總數的20%以上。在第一個獲批上市的經典名方3.1類新藥苓桂術甘顆粒,以及中藥大品種桂枝茯苓丸中,桂枝均為主要藥味。在世界範圍内應用廣泛,尤以東亞、東南亞地區為最,北美、歐洲及大洋洲市場也頗受關注,在醫療、保健、經濟産業等方面均具有重要地位。

為适應含桂枝中藥産業的快速發展,提升桂枝藥材的國際影響力和競争力,在上海市中醫藥國際标準化研究院的支持下,國家藥典委員會委員、上海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院張彤教授領銜,丁越研究員、楊轶舜高級實驗師和沈雲輝教授等聯合江蘇康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和安徽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組成桂枝等中藥ISO國際标準聯合研究團隊。張彤教授作為标準提案人,于202112月向國際标準化組織/中醫藥技術委員會(ISO/TC 249)遞交了《中醫藥—桂枝》标準提案,經20226月舉行的ISO/TC 249 WG11次會議答辯、讨論,于20231月通過投票正式立項,共有來自中國、加拿大、意大利、日本、韓國和澳大利亞6個國家的提名專家與項目團隊共同制定标準。團隊針對桂枝藥材标準制定在相關國家的具體情況,經過數輪答辯與讨論修改,對标準進行研究修訂,最終于20252月正式出版。

桂枝ISO國際标準根據國際市場要求,從基原、性狀、理化、安全性等方面開展标準研究,對桂枝藥材薄層鑒别方法、指标成分含量限度、農藥和重金屬控制指标進行了合理的規定,提升了桂枝藥材及相關産品的國際影響力和競争力。桂枝國際标準的頒布,也是我校與江蘇康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合作的研究成果,深度踐行發揮我校科技創新和國際化的優勢,推動和促進中醫藥校企合作及産業發展。科技處、中藥學院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