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景明話清明 ——知行導師團清明節主題活動

發布者:公共健康發布時間:2023-04-03浏覽次數:10

春景清和,草長莺飛。

清明時節,天氣愈暖,新鮮青嫩的食材也應時而生,為美食家們備足了滿足味蕾口福的鮮貨。



脆嫩的春筍,草綠的馬蘭頭,泛紫的菜苔……令人應接不暇。踏青途中,順手采摘青嫩野菜,巧手制作美食,美其名曰“咬青”。其中的“青”,最為人們所熟知的就是青團。

清明節吃青團是刻在每一個南方孩子從小養成的習慣和念想。青團就像它的名字一般,寓意着團圓,也是為了紀念先人,表示對其的思念之情。清朝大美食家袁枚的《随園食單》記載“搗青草為汁,和粉作糕團,色如碧玉”。



《黃帝内經》告訴我們“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清明時節正是陽氣升發,養肝健脾的最佳時期。伟德BETVLCTOR明德導師團師生在傳統糕點的基礎上,結合中醫藥特色,開發了“旭陽春日”、“養肝舒肝”、“補脾益氣”、“健脾祛濕”四款中醫健康食養的青團。



在外皮制作上,除了用傳統的艾草之外,選取了藥食同源的馬蘭頭,兩者混合攪打成泥,并與糯米粉、玉米澱粉以及葛粉、枸杞、山藥粉、陳皮粉、茯苓粉、薏苡仁粉等混合制作成皮坯,不僅使得色彩亮麗,更具有清熱健脾、明目降壓等作用。在餡料制作上,選取了蓮蓉、鹹蛋黃肉松、豆沙和荠菜豬肉四種口味,并分别加入菊花、紅棗粉、紫蘇粉等藥食同源食材制作成的特色餡料,賦予傳統糕點别樣的風味。

小小青團,外秀内斂,是一份美食,更是一份傳承。



(學生工作辦公室)


Baidu
sogou